返回顶部
分享到

芯片行业的阵痛期:“短缺”与“去库存”并行

财经 2022-9-26 04:37 101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近日,芯片代价雪崩引发关注,有芯片代价从每个200元下降至每个20元。本年上半年,消费电子终端产品需求不强,一个多月前台积电(TSM.US)三大客户苹果、AMD、英伟达下调订单量,行业内“芯片荒”与“去库存”的分化

近日,芯片代价雪崩引发关注,有芯片代价从每个200元下降至每个20元。

本年上半年,消费电子终端产品需求不强,一个多月前台积电(TSM.US)三大客户苹果、AMD、英伟达下调订单量,行业内“芯片荒”与“去库存”的分化环境逐渐凸显。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认为,现在我国芯片市场正逐步回归理性与规范,这个过程中,也会伴随着行业会合度的提升与秩序的重建。

芯片行业的阵痛期:“短缺”与“去库存”并行

↑芯片 资料配图 图据IC Photo

芯片代价雪崩

上市公司:无法猜测是否会受影响

据央视新闻报道,芯片代价曾一度出现暴涨,而现在芯片市场上又出现了贬价销售的景象。

某款意法半导体芯片作为电子控制体系的核心部件,2021年市场报价一度上涨至3500元左右一个,2022年从高位下滑至600元左右一个,贬价幅度超过80%。另一型号的芯片,在2021年代价维持在200元左右一个,现在售价仅为每个20元左右,只有最高价的十分之一。

另据国融证券研报,意法半导体、英飞凌、德仪等MCU芯片厂商报价已大幅下滑,意法半导体通用型MCU芯片代价已从3月的70元人民币下调到7月的32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芯片供应在汽车、工业主动化、AI大数据等范畴内偏紧。

针对部分芯片贬价可能带来的影响,红星资源局联系了部分上市公司。

欧菲光(002456.SZ)表示,公司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其他车载雷达以及新范畴的产品会利用到芯片,但现在无法猜测是否会受影响。

扬杰科技(300373.SZ)表示,公司主营电力电子器件芯片,但外销体量不大,不太会受到影响。

乐鑫科技(688018.SH)称,公司主营WI-FI MCU通信芯片,用于物联网范畴,现在没有受到影响。

“芯片荒”与“去库存”同时出现

半导体产业链开始分化

毕竟上,半导体产业链的分化现象早已表现。总体看来,通用类和消费电子范畴芯片贬价幅度较为明显,车用芯片以及上游半导体装备仍然紧俏。

通用类、消费电子类芯片贬价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起首,本年上半年,环球PC、手机等消费电子终端产品需求疲软。Canalys报告表现,2022年第一季度,环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11亿台,同比下降11%;第二季度,环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减少至2.87亿台,同比下滑9%。

另据工信部数据,2022年上半年,我国智能手机产量5.76亿台,同比下降1.8%;微型计算机装备产量2.12亿台,同比下降5%;集成电路产量1661亿块,同比下降6.3%。

其次,行业库存水平整体偏高。本年7月,环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已遭到苹果、超微和英伟达三大客户砍单。

平静洋证券研报认为,半导体行业,尤其是后端IC范畴下半年的压力开始逐渐增加。由于客岁超级旺季效应的递延,以及定金确认的周期性,上半年不少上市公司仍能交出不错成长答卷,但客岁行业抢定上游晶圆,埋下高价库存,接下来一两年将如何消化,尤其是在渠道端快速贬价,宁可微亏也要清货的贬价趋势下如何去化,是丢给国内IC企业强大的逆周期考卷。

车用芯片以及上游半导体装备、质料,仍然呈现出短缺状态。

国融证券发布研报称,现在,车用IGBT交货周期在50周甚至以上,供需缺口高达40%-50%。同时,车用MCU芯片交期已超40周,汽车芯片巨头意法半导体(STM.US)再度上调MCU芯片代价,其订单能见度已达18个月,远高于规划的2022年产能,汽车销量回暖下,汽车芯片景气度相对比较坚挺。此外,随着晶圆代工厂新增产能逐步落地,国产厂商持续国产替代导入,半导体装备范畴景气度仍维持高位。叠加上游硅料、石油等原质料成本涨价,半导体用稀有气体、硅片、光刻胶等上游质料范畴景气度持续上升。

专家:行业逐渐回归理性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认为,客岁下半年,芯片代价广泛上涨,本年二季度,部分芯片代价下滑明显。芯片代价的变革,反映出行业的结构性题目。

吴琦称,“芯片是一种先辈制程工艺,如果是2纳米、3纳米芯片,那我们现在的很多厂商能力有待提升,这部分照旧短缺的,是不会贬价的。但如果是10纳米、20纳米芯片,技术很成熟,这部分在贬价。”

对于代价波动的原因,吴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两年国家对芯片行业比较支持,也出台过一些补贴政策,很多企业跟风入局,厂家转行芯片生产,在肯定程度上导致了行业的虚假繁荣。但是在应用场景方面,没有很大突破,所以芯片需求很可能滞后于供给。还有不少企业囤货,市场上广泛存在无序低价竞争行为,都是芯片代价下跌的原因。”

对于芯片未来代价走势,国融证券预计存储芯片三季度仍供过于求,但贬价幅度有望持续收窄至0%-10%。消费类MLCC代价在二季度已跌3%-5%,下半年贬价压力未减,预计仍有3-6%的降幅。

吴琦认为,芯片代价下滑不会长期持续,但未来一段时间内,车用芯片仍会短缺。“现在有些芯片代价下降幅度已经过大了,经过这段时间之后,代价会慢慢回归到市场合理区间。”

“芯片行业现在暴暴露的题目,在其他行业也看到过。我们的芯片市场处在美满市场秩序的过程中,随着不断引导,行业会逐步趋于理性。行业洗牌是难以制止的,未来市场会更倾向于真正拥有技术实力,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企业。国产替代的前景也十分广阔,在产业互联网的转型过程中,对芯片的需求量特别大,我们必要一批在技术范畴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虽然短期内会很困难,但这是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吴琦称。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陶玥阳 练习生 尹可然

编辑 余冬梅 杨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芯片行业的阵痛期:“短缺”与“去库存”并行
最新问答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