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分享到

10名书记、常委震亡,唐山大地震后的地市委,被誉为震不倒的旗帜

历史 2023-1-22 20:49 2185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文/曾文友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震动全球。党中央和毛泽东高度器重,在第一时间构造人力、物力抢险救灾。唐山地市级领导,充实发扬革命光荣传统,舍小家,救各人,领导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保家园,从而形成了“

10名书记、常委震亡,唐山大地震后的地市委,被誉为震不倒的旗帜

文/曾文友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震动全球。党中央和毛泽东高度器重,在第一时间构造人力、物力抢险救灾。唐山地市级领导,充实发扬革命光荣传统,舍小家,救各人,领导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保家园,从而形成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唐山地、市委,被人们誉为震不倒的旗帜。

一、浩劫当头,旗帜不倒

解放后的唐山市,行政隶属关系多次变迁,经历了唐山地、市机构的几次合与分,唐山大地震时,唐山市隶属于唐山地域。

大地震中,唐山地、市委领导伤亡惨重,共有10名书记(当时设第一书记)、常委震亡。此中地委7名,他们是:

地委第一书记李悦农;地委署理第一书记牛勇;地委书记何毅、傅景瑞;地委副书记强华;地委常委、秘书长劳恩仓;地委常委、构造部长耐松。

市委有3名,他们是:市委常委、构造部长胡芳;市委常委、财贸部长尚云汉;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郭志英。

地委第一书记、地革委主任李悦农,系河北蠡县人,他是一位资深的领导干部,曾在河北、四川等地任职,调唐山工作后,家属尚未随迁,只身一人住在地委构造宿舍内,在大地震中不幸遇难。

10名书记、常委震亡,唐山大地震后的地市委,被誉为震不倒的旗帜

◆大地震后,唐山一片废墟。

地委署理第一书记牛勇也是一位资深的领导干部,因李悦农患病,省委派他到唐山任地委署理第一书记、地革委代主任。牛勇离开张家口地委第一书记的岗位,到唐山上任不久,便被地震夺去了生命。

地委书记何毅、傅景瑞,副书记强华,地委常委、秘书长劳恩仓,地委常委、构造部长耐松等也都是资深的老同道。地震时,何毅住在地委构造大院的平房内,他的老婆和外孙女解围,他本人震亡;傅景瑞除下乡的女儿外,百口6口人全部震亡;强华百口震亡。

在地震的前几天,牛勇因病住进了医院,他的老婆胡女士(时任廊坊地域驻津办事处主任)获知后,于地震的头一天,带着小女儿来唐山看望他。牛勇曾任天津地委书记,与驻津某部军长刘政非常熟悉。这天,刘政去北戴河途经唐山时,也顺便到唐山看望牛勇。在唐山,牛勇夫妇热情欢迎了他。

10名书记、常委震亡,唐山大地震后的地市委,被誉为震不倒的旗帜

◆铁轨弯曲变形。

因工作劳累,得不到苏息,入夏以来,牛勇的身体欠安,他的老婆和刘政军长都劝他留意苏息。刘政当即向牛勇提出,下战书带他到北戴河疗养几天。当时的北戴河隶属于唐山地域,牛勇也想与刘政一同去,但由于另有许多多少工作需要干,他说办完了事变再去。

牛勇从张家口调到唐山工作后,也是只身一人住在地委构造的宿舍里,他的老婆和女儿都来唐山了,工作人员只好将他们安排在唐山地域商业局招待所下榻。当夜,大地震发生了,一家3口全部遇难。

震后,刘政军长率部到唐山抗震救灾,见到牛勇的遗体,悲痛万分,静静默哀后,向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同道行了军礼。后来,刘政在《特殊的战斗》这篇追念文章中写道:“没想到当天夜里,竟成了最后一面!我真悔恨怎么不果断拉上他去北戴河呢!”

牛勇虽然在大地震中离开了人世,但他把公而忘私、忘我工作的崇高品德和精良的工作作风留了下来。

10名书记、常委震亡,唐山大地震后的地市委,被誉为震不倒的旗帜

◆解放军火速奔赴灾区。

位于唐山地委附近的“支左楼”,是“文革”期间给“三支两军”人员盖的宿舍楼,队伍“支左”人员撤走后,分配给地委领导居住。劳恩仓从迁安县委书记的岗位调任地委常委、秘书长等职,他的老婆王丽桢在唐山地域总工会供职。当时他大儿子劳亚平已在迁安首钢到场了工作,大女儿劳怡文参军在外地。劳恩仓和老婆、小女儿从迁安县城搬进了唐山“支左楼”居住。

劳恩仓,滦南县人,战争年代到场革命工作。地震时,他和老婆王丽桢、小女儿劳咏梅都被埋在废墟下。当构造的几位同道扒挖他时,他的意识还非常清醒,不停与这几个人攀谈,但由于一扇水泥预制板重重地压着他的肢体,几个人靠人力是没有办法挪动的,抢救人员只有随处去找“千斤顶”,在没有找到前,抢救人员都万分焦急,急得满头大汗。这时,劳恩仓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便安慰各人说,你们别发急,我能对峙,不行,就先救别人吧。在危难之时,他仍关心着群众,随处为别人着想。他的大公无私的精神,令在场合有人无不感动。

快到中午时,人们终于找来一个“千斤顶”,顶起压着劳恩仓肢体的预制板,将他从楼板下面逐步地抬了出来。这时,他闭目不语,人们不停地高声呼唤他,他再也没有说话,双眼紧闭,与老婆和小女儿一同离开了这个天下。

10名书记、常委震亡,唐山大地震后的地市委,被誉为震不倒的旗帜

◆临时设在西山口马路边汽车上的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

唐山市人民武装部地处闹市区的西山口,解放前曾是国民党驻唐山87军军部。这个院内,除办公楼外,另有几栋英国人盖的住宅楼,俗称洋房子。唐山地委第二书记、市委第一书记许家书,市委书记张乾、毕新文等市委领导以及市武装部的部长、政委都住在这里。

大地震时,许家书、张乾等被砸在废墟之下。许家书躲在废墟下的一个窄小的空间内。他的高大身躯虽然被埋在废墟下,但大脑却很清醒。震后过了一段时间,他听到废墟上面有人说话,这时脱险的武装部军人们正在扒挖他。在废墟下,许家书听出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好汉的说话声,便在废墟下大声下令:“赵好汉同道,你别扒我了,赶快去处党中央陈诉灾情!”

在废墟上面的赵好汉,听到许家书从废墟下面传出的指令后,立刻去落实。当时,唐山市内的通讯设备震毁,电话、电报全部中断,赵好汉只好驱车赶到了丰润,丰润的线路同样也中断了,他又驱车赶往遵化,在遵化电话也打不通,他又驱车赶往遵化空军机场,用军用电话接通了北京,及时向党中央陈诉了灾情。与此同时,驻唐山空军某部兵士抢出电台向北京发了电报;驻唐空军刘突然一行驾机、开滦唐山矿李玉林一行驾车分别到达北京中南海,一同向党中央陈诉了灾情。

唐山党构造和共产党员的举措和办法,使党中央及时相识到唐山地震灾区的具体环境,在第一时间内作出了抗震救灾的各项决策,打响了抗震救灾的战斗。

二、患难与共,勇往直前

许家书、张乾等市委重要领导从废墟中被扒挖出来后,带着伤痛立刻展开了工作。许家书当即与张乾商定,就在市区最冲要的地方——西山口市武装部门前成立唐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市公共汽车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李玉珍看到市委领导在西山口冒雨办公,便开来一辆大客车,作为市委领导的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干部刘宴找来纸和笔墨,誊写了“唐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条幅贴在车上,这个条幅特殊醒目。市委、市革委构造脱险干部看到后,纷纷向这里云集。

10名书记、常委震亡,唐山大地震后的地市委,被誉为震不倒的旗帜

◆震不倒的中国共产党唐山市委员会 (左二为市委第一书记许家书)。

为了避雨,工作人员都走上了“临时办公室”——大客车内,这时一些年轻人开始抹眼泪。许家书、张乾、毕新文等市委领导的心情也很沉重,但想到党员干部身上的责任,便都镇定下来。在汽车上,他们向工作人员作了简短的动员:各人不要难过,党检验的时候到了,我们要平静下来,如今就和在战场上打仗一样,只要我们在世,就要战斗下去,要顾全大局,开展好抗震救灾工作。

唐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后,立刻构造相关人员起草了一份“抗震救灾动员令”,市委从空军唐山机场借来一辆吉普车,这辆车由空军一名科长驾驶,一名空军技师使用一台手摇发电机和广播音响设备,由市革委政治部干事毕成德和一名中学教师负责广播。

他们沿街边走边广播说“毛主席、党中央非常惦记和关心唐山灾区人民,已派解放军和天下各地人民支援唐山,市委已在西山口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全力领导抗震救灾工作”等内容。

每到一地,都有许多群众围上来,问这问那。市委宣传车上的人员栋萃心解答,当人们相识到市委还在,市委重要领导人还在,他们都有了主心骨。

时近中午,这台宣传车途经钓鱼台唐丰路十字路口处,突然下起了大雨。车上的人员看到路口中央站着一名交通警察,他光着上身,下身穿着裤衩,头戴警帽,光着脚在指挥着交通,大雨落在他身上似水柱一样从头顶直流到脚下。在他的指挥下,各种机动车辆都得以畅通,人们纷纷向他招手致意。

这辆宣传车开到这位交警前停了下来,驾车的空军科长走下车紧紧握住这个交警的手说,我们向你致敬、人民感谢你!并脱下身上的军上衣给他披上。这位交警立正表现说,请转告市委领导,有我在这里站岗,请他们放心!

蓝光闪过之后,驻昌黎某队伍政委赵江奉命率部进入唐山抗震救灾,因他与市委领导许家书、张乾、毕新文等都是老同道,非常熟悉,以是进入市区后,在第一时间内,赵政委来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看望几位市委领导。

10名书记、常委震亡,唐山大地震后的地市委,被誉为震不倒的旗帜

◆华国锋在唐山机场密切接见中共唐山地委第一书记、中共唐山市委第一书记许家书。

大灾之后,老朋友相见,激动万分。赵江政委问,老嫂子们怎么样?市委领导无言以对,由于当时他们谁也没有顾及身边埋着的老婆、儿女,他们被扒出后,都是立刻投入到抗震救灾斗争之中。后来,张乾先容,他的老婆是女儿扒出来的。

在攀谈中,赵政委又问,你们缺什么?许家书说,指挥部缺个收音机,我们想要一个,听听中央的声音。赵政委正巧带着一台熊猫牌小收音机,立刻从衣服袋里掏出来,送给了他们。接着又问,还缺什么?当赵政委看到他们有的穿着背心,有的还光着膀子,当即把军上衣脱了下来,递给市委领导后才返回队伍。这一举动,使在场的人对军民鱼水情的涵义明白得更为深刻。

7月28日这天,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人员从早到晚战斗一天多了,各人都还没有吃过东西。有一名干部不知从那里找来一些高粱米,熬了一大锅粥,还弄来了几包饼干,分给市委领导们吃。许家书、张乾他们吃了几口,见同道们也还没有东西吃,怎么也咽不下去,将粥和饼干都送给同道们吃了。

10名书记、常委震亡,唐山大地震后的地市委,被誉为震不倒的旗帜

◆灾区送水车。

震后,由于缺少食物,有一个灾民到面粉厂挖白面,被执勤民兵当即制止。这个人不平,以为大灾之后找点吃的不算偷,当即与执勤民兵发生了争执,他们将“官司”打到了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部人员相识环境后,最后裁定:民兵的做法是对的,面粉是国家的,个人不能私自动用。指挥部负责人对这个灾民说,没吃的了,这里另有点饼干,你拿去吃吧。这个灾民听后,眼含热泪地说,太谢谢你们了,指挥部就这点食品,我拿去你们吃什么?我拿一点儿,给你们留一些。这个“官司”就这样了案了。

地震之后,军民鱼水之情,干群团结战斗的故事太多了,至今仍在唐山党政构造和人民群众中广泛传颂着。

三、公而忘私,顾全大局

1976年7月27日,地委书记、地革委副主任张一萍获悉将有大雨降落,决定与地域水利局副局长李润芝一同到地处抚宁的洋河水库查抄非常溢洪道施工环境。当天夜里,发生了大地震。震后,他们处理好洋河水库的事变,立马返回了唐山,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之中。

地震前,张一萍、傅景瑞、强华、劳恩仓、耐松等地委领导都住在构造附近的支左楼内。地震中,这几户人家伤亡极其惨重,有的户断门绝烟。

张一萍与李润芝从抚宁回到唐山后,看到家园变成了废墟,得知张、李两家各有5位亲人在大地震中丧生,张一萍、李润芝相视无言,泪水相望,情感融会,互感悲痛。后来,张一萍说,真想大哭一场,但是不能哭,千万双眼睛都看着我呢。晚上,张一萍回到地委盖的塑料棚里,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入睡。天亮后,又忙起了工作,也就不想这些家庭个人的事了。

7月31日上午,张一萍正在紧张地工作,从外地来了一个粗鲁之人,他仓促乎乎地进了地委构造大院,找到张一萍,便焦急地寻问他的家属在那里?这个人的家属在地直某部门工作。当时废墟下另有许多多少人没有被扒出来,另有一些伤病员被解放军运到外地治疗,张一萍怎么会知道他的家属在那里呢?

10名书记、常委震亡,唐山大地震后的地市委,被誉为震不倒的旗帜

◆救灾物资运抵灾区。

张一萍一时答复不上来,这个人就急了,他掏脱手枪对着张一萍高喊:“你们是干什么的,我枪毙你!”张一萍见状没有示弱,处之泰然。这时,赴唐救灾的解放军某炮团副政委张格成将他拉到一边,进行奉劝,他的情绪才渐渐稳固下来,也明白地委领导的苦衷了。

张一萍是战争年代到场革命工作的老同道,他工作认真,对待同道友善,后来他追念说:“这个人从外地跑来看望家属,见此惨景,如何不伤心呢?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暴躁发火是能使人明白的。”

地震后,张一萍5位亲人的遗体在7月30日才被救灾队伍扒出来。小女儿因随张一萍到洋河水库去了一趟,从而躲过了一劫。

7月30日下战书,张一萍的小女儿来到地委,找到张一萍说:“爸爸,我妈妈他们的遗体都扒出来了,快去看看吧。”小女儿哭着闹着叫他回去看看。这时,地委正在开会研究抢救工作,张一萍执意没有回去。一直托到晚上散会后才带着小女儿回了家,这时5具遗体都不见了,被救灾队伍运到郊外掩埋了。

唐山地、市委领导这类的古迹还许多,当时他们都是这样舍小家顾各人的。

10名书记、常委震亡,唐山大地震后的地市委,被誉为震不倒的旗帜

◆大地震后的唐山地委、革委会及抗震救灾指挥部。

地震一两天后,中央、省、地、市、县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都建立起来了,各级党政构造和企古迹单位领导和职工在较短的时间本地续奔赴工作岗位,很快形成了统一的抗震救灾指挥网络。灾区从自发的自救、互救,进入了有构造的接济举措。救灾物资和食品也很快运到了唐山,使灾民摆脱了缺粮断水之逆境。

由于几天几夜的劳累,加之精神的高度紧张,张一萍突然感到天旋地转,昏迷在地委构造的草地上。过了一段时间,张一萍听到女儿和众人的呼救声,逐步地苏醒过来,看到围在他身旁的除小女儿外,另有救灾队伍炮团的张副政委,给他送药的地域妇联干部陈志远,另有来地委打听灾情的滦南县委书记刘秋平、柏各庄农垦区党委书记张逸生等同道。

张一萍对各人说,我作为地委的一名书记,在大灾眼前,怎么能躺下叫人照顾呢?以是必须站立起来。当时,他坐起来没有感到头晕;试着站起来,还可以走,从而刚强了信心,鼓起了勇气,又刚强地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

大地震发生后,中央为全面相识灾区的环境,派出联合工作组飞到唐山观察。当飞机在唐山上空回旋时,他们看到震后的惨景,都惊呆了。飞机降落伍,接他们的只有机场的几名军人,没有见到唐山地、市委的人。

飞到唐山的河北省委副书记马力,为相识地市委领导干部的伤亡环境,驱车来到唐山地委,看到构造大院里有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抢险,便大声喊道:“你们熟悉我吗?”各人仰面一看,答道:“熟悉,你是马书记。”马力接着问,地委的几位书记呢?工作人员急忙向他报告了书记、常委们的伤亡环境。马力听后,又一次受到了震动。

马力在唐山工作多年,曾任唐山地委第一书记等职,他与唐山的领导干部们都很熟悉,当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后,他的心情是极为沉重的。

10名书记、常委震亡,唐山大地震后的地市委,被誉为震不倒的旗帜

◆华国锋与李玉林密切握手。

与此同时,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紫光阁集会室听取了开滦李玉林等人的报告,全面相识到灾情后,当即下令:通知刘子厚(时任河北省委第一书记)、肖寒(时任煤炭部部长)他们,到唐山后就不要返来了,就地领导抗震救灾!

河北省委决定:唐山地委书记、秦皇岛市委第一书记刘琦任唐山地域抗震救灾指挥部主任,副主任有张一萍、曹子拣(时任地委副书记)、唐山军分区司令员沈光厚,政委肖刚志等。地委第二书记、市委第一书记许家书全力以赴指挥唐山市的抗震救灾工作。刘琦奉命于28日深夜赶到了唐山地委构造大院。

时隔不久,新地委构成,许家书担任了唐山地委第一书记,同时继承任市委第一书记;省委将河北省副省长张克让调到唐山,任地委第二书记;将徐伯勋从省委构造部调到唐山,任地委副书记兼秘书长,加上原来的地委幸存人员,构成了新地委。新地委在艰巨困苦的环境下,继承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四、团结奋进,再铸辉煌

8月31日,唐山地委召开全区党员干部集会,表扬抗震救灾先进团体和榜样人物,同时推选出席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唐山丰南地震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和榜样人物代表集会”的代表。许家书、张一萍等地、市委书记都被推选为代表。

9月1日,北京铁路局派出一辆专列到唐山,把与会人员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开会。许家书、张一萍等地、市委书记作为榜样人物代表出席了北京的集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密切接见。

会上,传达了毛主席亲身圈阅的中共中央文件,听取了中央领导同道的重要讲话。与会代表,佩戴红花,领取了奖状,地、市委书记们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从而焕发出冲天的干劲。

10名书记、常委震亡,唐山大地震后的地市委,被誉为震不倒的旗帜

◆唐山大地震遭灾者纪念墙。

在首都北京,唐山地、市委书记们的心情非常激动。当然,在心田深处最多的照旧责任与担当。猜测未来,前程似锦;再创辉煌,任重道远。他们立下誓言:刻意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让党中央、毛主席放心,让唐山灾区人民满意!

唐山大地震虽然过去40多年了,但唐山地、市委和广大共产党员在大地震中显现的精神风采,至今人们历历在目,其抗震精神,鼓舞着人们奋勇向前。

唐山抗震救灾的胜利,唐山抗震精神的形成,都凝结着唐山地市委领导的功德,他们的古迹值得学习,他们的名字应该永久铭刻。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最新问答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