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媛何其多,但有一个名媛则与众不同,被誉为“民国第一名媛”。她有着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是骨子里透出来的,她不像其他名媛靠装饰自己而体现出来,那只能是昙花一现。而这位名媛身世名门贵族家庭,却一生历经
民国名媛何其多,但有一个名媛则与众不同,被誉为“民国第一名媛”。她有着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是骨子里透出来的,她不像其他名媛靠装饰自己而体现出来,那只能是昙花一现。 而这位名媛身世名门贵族家庭,却一生历经坎坷,42岁丧夫,52岁丧女,自己也身陷囹圄,却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存,始终保持那份淡定与从容,活出真正的自我,透袒露骨子里的那种高贵。 老年的她独自漂泊在外洋,94岁在美国安详离世。从她的人生故事中,我们能窥视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大概我们能得到人生的启迪,让我们走进她的故事。 身世官宦之家这位名媛叫郑念,原名叫姚念媛,于1915年出生在北京的官宦之家,祖籍湖北。她的祖父姚晋圻,是清末年间的大儒,光绪年间的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为皇帝草拟诏书,曾参与过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则回到老家教书育人。 同样她的父亲姚秋武,早年留学过日本,曾跟随孙中山闹过革命,是北洋政府的高官,少将军衔。 她出生在如许的家庭里无疑是荣幸的,从小接受极好的教育,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甚是痛爱。姚念媛自幼聪慧,琴棋字画样样精通,处处透袒露高贵的气质。 她不同于其他富家子弟,她沉敛有内涵。当其他名媛忙着追求那种纸醉金迷的生存,忙着外交融入上流社会的圈子,忙着评论着所谓“门当户对”的婚姻生存。而郑念却喜欢独处,喜欢在某个角落里看书,追求一种精神上的需求。 真正的高贵不是表面上的光鲜亮丽,而是心田天下里那份淡定与从容。郑念毫无疑问属于后者。 这份“高贵”也表现在她的学业上,郑念以优秀的结果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在读中学期间,曾四次登上《北洋画报》的封面,她的仙颜与智慧让人惊羡不已!也是众多青年学子追求的对象,但她的家世与学识,让很多人可望不可即。 她的父母曾包办婚姻,为她物色众多门当户对的青年夫君,郑念齐备看不上,她崇尚自由爱情,追寻心田的选择。在英国留学期间,她找到了真爱,这个人又是谁呢? 在异国他乡遇真爱,短暂的幸福生存郑念中学毕业后,考上燕京大学,随后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留学,得到经济学硕士学位。在赴英留学期间,她碰到她生掷中的“王子”,他叫郑康祺,来自山东济南。两人在一次聚会上相识,一见钟情,郑康祺被她的仙颜所吸引,郑念被郑康祺的才情、儒雅所吸引,互生情愫,不久后,两人喜结连理。 婚后他们过着幸福的生存,然而幸福生存往往是短暂的。他们放弃国外优厚的报酬,毅然返国效力,国内正值抗日战争发作期间,他们来到大后方重庆。依附出色的学识及良好的外在形象,郑康祺继续中国外交官工作,并长驻澳大利亚。 郑念也跟随丈夫长驻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期间,他们夫唱妇随,琴瑟和鸣,过着幸福的小日子,在国外还迎来了他们爱情的“结晶”。在1942年,他们的女儿诞生了,名叫郑梅萍。 女儿的出生,郑康祺深感责任重大,于是更加努力工作。郑念则在家相夫教子,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日子过得风雅而不奢侈。 由于时势变革,郑念一家人回到国内。新中国创建后,郑康祺进入中国其时唯一家外贸公司——英国壳牌石油公司上海分公司,他继续总经理助理。 彼时郑康祺工作稳固,在国表里的银行都有存款,他们住在上海市中央的三层小洋楼里。丈夫在外工作,郑念则悉心照顾家庭,让丈夫无后顾之忧,得空时两人就逗女为乐,终日沉浸在幸福中。如许甜蜜风雅的生存令人十分倾慕,就连郑念的英国朋侪都说:“她家是这个色彩贫乏的都会中充满幽雅高尚情趣的一方绿洲。” 然而,一切风平浪静的背后,则是狂风雨来临的征兆,一场灾难正向她逐步袭来。 丈夫在外贸公司继续高管,表面上光鲜亮丽、年轻有为,实则郑康祺蒙受着巨大的生理压力,假如搞欠好则是“里外不是人”。由于长期的劳碌,积劳成疾,丈夫郑康祺的身段状况亮起红灯。在1957年,郑康祺不幸患癌病逝。 丈夫英年早逝,给这个家庭带来毁灭性打击,郑念是否还能维持之前云云风雅的生存?留下孤儿寡母,郑念又将何去何从?殊不知反面还有更大的灾难在等着她。 被迫入狱丈夫在垂危之际,嘱咐妻子:你要保重自己,好好照顾我们的女儿曼萍,我先你们而去深表难过! 丈夫的离世,她的心都碎了,乃至想跟随丈夫而去。但想想丈夫临终的嘱托、想想年幼的女儿,她还是顽强地活了下去。历经这次苦难,她更加坚强。 她以柔弱的肩膀扛发迹庭的责任,既要带娃又要上班工作。郑念以自身良好的条件,接替丈夫的工作,继续壳牌公司总经理的助理,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成为一名职场女性。 依附出色的英语口语外交本领及业务本领,她得到领导高层的欣赏,乃至一度代为使用公司总经理的权力,这让公司很多中国女性倾慕不已! 丈夫的离世,固然对她的生存有一定的影响,但她仍旧有本领继续保持之前风雅的生存。女人的自负才是最大的底气,不像其他权门富家太太,离开夫家变得寸步难行。能在浊世中独立生存,这才是真正的名媛。 只可惜上天并没有眷顾她,让她在苦难中愈显坚强。在1966年的某天,几十个陌生人冲进她的花园别墅,一顿乱砸,将家里的一切搞得面目一新,这里面有很多是古董瓷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郑念还能淡定地坐在阳台上喝着咖啡、吃着西餐,举手投足透袒露优雅与风雅,她知道那些东西乃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偶然着实看不去了,她劝他们不要砸,那些都是古董,可以拿去卖为国家赚外汇。 不久后,郑念以“通敌叛国”莫须有的罪名押入大牢,因为她曾在英国留过学,并且在英国公司也干过,误认为她是英国的间谍。其实那是时代的悲剧,十年大难,有很多人被迫害。 郑念入狱后,彻底切断与女儿的联系。在狱中,郑念受尽折磨,始终拒绝认可自己的“罪名”,也不供出其他“革命”同志。 牢房的环境极其恶劣,郑念说“我有生以来,从未打仗过,也没想象过,世上竟会有这么一个简陋又肮脏的地方。” 天花板上爬满了蜘蛛网,墙壁因年久失修开裂,窗户充满灰尘,满目疮痍的水泥地板上,四处可见斑斑污迹,房间内惨淡潮湿,仅有一扇锈迹斑斑的小窗,一束微弱的阳光,照在郑念有些苍老的容颜上。在这里,她开启长达近7年的铁窗生涯。 尽管牢房的环境很恶劣,但一向风雅的郑念想方设法改善这里的环境,她从不将就,仍旧努力认真地生存着。 她借来一把使用了多年的破扫帚,把天花板上的蜘蛛网都拂掉;要来很多清水,将充满尘埃的窗玻璃擦干净,如许阳光就能透过玻璃照入室了;她将一些饭粒当浆糊之用,把手纸贴在沿床的墙面上,睡觉时,被褥便不会被墙上的灰尘碰脏了;还借来针钱,将两块新买的毛巾缝起来 ,给水泥马桶做了个垫子。又将手纸垫起来缝好,给贮存水的脸盆做好一只盖子。再用手帕剪裁了一块遮眼罩,以便晚上入睡时不再受电灯光的干扰。 这些看似渺小的改动,却大大改善了她所处的环境。外部环境可以改善,但心理倍受煎熬,在狱中,郑念面对严刑拷打,从不屈服,手铐铐得她双手血肉模糊,不带喊一声疼,因为骨子里的高傲不允许她叫出声来,那样也不太文明。 高傲的灵魂从不屈服,面对困境,郑念积极乐观坚强地活着,她信赖总有一天会迎来光明,不死终出头。 在狱中,为了不使影象力退化,她背诵古诗词强化影象力。每当避免饥饿及难过对身心的吞噬,动摇夺取生存的信心时,郑念就通过与看守之间的抵牾来刺激自己的抗争精神。她会与看守无故挑起“事端”宣泄一通,尽管如许做,会遭来看守们的谩骂及殴打,但会体会到富有幽默性的快感,富有抗争力,心情也就会平静下来。 不管生存多么艰巨,她从不曾低下高傲的头颅。纵使生存虐她千百遍,她始终笑对生存。 她被囚禁了近七年,终于迎来了曙光。但又有一个天大的噩耗在等着她,不幸的运气不停摧残着年近花甲的女人。 出狱后闻知噩耗,痛别上海漂泊外洋1973年郑念无罪释放,恢复了人身自由,并要求登报致歉。她迫不及待回抵家中与女儿团聚,却发现空无一人,翻找女儿物品时,却发现这几年都没动过,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后来才得知女儿在她入狱后第二年,已自尽身亡。听闻噩耗,郑念悲痛欲绝,但细致想想女儿郑梅萍怎么会自尽呢?她没有自怨自艾,暗中调查得知女儿是被人推下楼谋杀的,凶手也得到相应的处罚,她与女儿终于沉冤昭雪。 颠末十年大难,上海这座都会带给她太多伤痛,已物是人非,无心眷恋于此。 1980年,65岁的郑念痛别上海,取道香港漂泊外洋,来到美国华盛顿。在亲戚的帮助之下,郑念学会了开车、去自动取款机取钱、去超市购物,很快就适应了在美国的生存。 固然她身处异国他乡,但时刻关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为祖国的经济欣欣向荣感到欣慰,可是她仍旧忘不了那段残暴又怪诞的历史,忘不了自己和人民因此受到的劫难。 她想让后人记着这段历史,于是,她开始写作,写自己的人生经历,以“郑念”为笔名来纪念亡夫。 历经7年,72岁的郑念出版《上海存亡劫》英文版。该书一经出版,就广受欢迎,成为脱销册本。一夜之间,郑念也成为着名作家。人老心不老,老年的她学会去跳迪斯科,80岁时,郑念穿梭美国各大高校进行演讲,创建以女儿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帮助那些在美国困难的中国留门生。 纵然已入老年,可她依旧风雅地生存着,她总是穿着一身真丝衬衫,脚穿黑平跟尖皮鞋,梳着一头风雅的银发,纵然她的容颜不再,可是她的优雅气质始终长存。 2009年,郑念在浴房里不慎被烫伤,因细菌感染住进医院,医生则告诉她最多只有一年的寿命,她丝毫没有伤心,反而淡定地说道:“我已经活够了,要准备回家了!” 她坦然面对存亡,不久后,郑念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94岁。这位历经苦难的老人,终于在另一地方与丈夫、女儿团聚啦! 历经一世沧桑的郑念,她依旧可以或许坦然面对生存,以一种优雅的态度欢迎生存。生存的苦难,让她的气质愈发醇厚,更加优雅。什么是贵族?什么是名媛?她才是真正的贵族、名媛,真正的贵族气质不是靠外在的金银珠宝所能装饰出来,它是内涵的精神富足,是心田的淡然,一种欢迎生存苦难的态度。郑念之后,再无贵族,她也被誉为“中国末了一位贵族小姐”。 |
2022-08-07
2022-08-02
2022-08-02
2022-08-01
2022-08-06
评论